——商学院方威副院长访谈
彭静
人生有无限种可能,它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在自己的生命图纸上恣意挥洒,是每个人的权利,不过交给命运的答卷是丰富多彩还是空白沧桑,却是另当别论。诚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历程充满精彩的符号,跳跃在匆匆而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有目共睹,我校商学院方威副院长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尽心尽职,得到了许多师生的钦佩和褒扬。
敬业勤勉立模范 谨行慎思事躬亲
走进方院长的办公室,桌面整洁,书籍排列井然有序,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处理事务,微笑着示意我先坐下来稍候片刻。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对待学生那平易近人、谦逊和蔼的态度,全然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正如他之前跟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我不仅仅是个院长,更是一名老师。”言行一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理所当然,他获得了师生们的普遍好评,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
平时需要处理大量公务,还要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都是对我们学院未来发展有持续性意义的,常人看来会觉得辛苦,做起来费心费力。对于此他则略微沉思,睿智地笑着说:“无论什么工作,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忙与不忙是没有明确界限的。这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的人对待同样一项任务,态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使是一份很清闲的工作,责任心强的人依旧会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因为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有责任心的忙碌,是忙而不碌,反而是一种充实灵魂的丰盈。
他每天上班都会提前到办公室,下班时却离开很晚,迟到早退则很难出现。最近这段时间毕业生的论文指导等事情,他通常晚两小时才能回家。凡是安排下达给他或者他认为自己应当负责完善的任务,事无巨细力必躬亲。傍晚时分一些学生来找他修改论文,下班时间早已过了,走廊里空无一人,他却仍耐心地指着电脑逐段逐句细致讲解,提出修改意见。他示意等候的同学先坐下,微笑着说:“不着急,不到七点我不会走。”
优秀的人通常都会有优秀的习惯作支撑,以此描绘自己生命中需要完善的每一个阶段。方院长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他的优良习惯,其实就是听起来觉得很简单但也是最难做到的两个字:认真。只要是他经手的事情,必定是细致清楚详尽明晰。“从平时的娱乐活动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处事风格,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游戏只是为了开心没必要认真,但即便是一把扑克牌我也会仔细研究认真出牌。”方院长笑着解释道,“可能是因为我做事一板一眼,所以会给人留下缺乏幽默感的印象,因此许多学生对我非常敬畏。”然而对待人生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怀抱着认真的人生态度,人生之旅才会尽展芳华,倘若是以无谓的态度完成人生答卷,那么生命也定会回报以草草的分数。
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管理学出身的方院长也自有“独门秘籍”。每天安排一份日程计划表,对于他来说这太过冗余繁复。通常他会每天早晨思考一下当天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哪些是亟待完善的,再按照事务的轻重缓急程度来规划,处理事情必须提前准备。于是今日待办事项清单便诞生于脑海,时间和事务都会紧密罗致详略得当。听似简单的方法却需要常年积累才可养成习惯,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经验才可以随机应变,不会让变化打乱基本的计划。
德才兼备为师表 桃李下自以成蹊
对待学生负责,诚挚,师生情谊深厚感人。采访的过程中他接到学生的电话,他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到外地实习,电话里除了谆谆教诲和指点开导,他还关切地嘘寒问暖,让其注意安全等等。我在一旁听到如此关怀的对话,则是异常惊讶和感动。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在亟需指导和帮助的时候能遇到这样的恩师,定会无比感激和开心。
与一些导师不同的是,即便有时没有课程安排,他每周都会跟研究生们开会,进行专题讨论或是即时汇报等。他认为,导师经常跟研究生见面了解情况是应该履行的责任,无论是思想动态还是学习状况,都有必要被他知悉,同时解决问题并交流观点。他的座右铭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于学生,他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不求回报地尽心尽责。
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他还会跟同学们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课堂之后的交流。学生们在思想方面、专业学习、就业方向和工作选择上的问题,都可以跟方教授进行沟通以获得分析及建议。有一位0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阶段非常困扰,在工作地域方面不知何去何从如何选择,茫然的他去找方院长反应情况,希望方院长可以帮他指点迷津。临近毕业的时候是最忙的时候,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本科生毕业答辩,就业及实习安排,学生档案调动,虽然与这位同学素不相识,但事务繁忙的他仍把这件事记在心上。恰逢机缘巧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前来我校招聘,根据单位所需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要求,他立刻打电话联系了那位同学。顺理成章的,这位优秀的学生迈出校门成为了一名职业者。
抱着对每位学生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笃信“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方院长在生活方面也做到了真正的嘘寒问暖。这位同学留在湖南工作之后,遂愿到家乡内蒙地区拓展业务,然而大型发电设备并非日常必需品,市场局面打不开的他一筹莫展。方院长得知此事后,关切地询问生活费是否足够,主动提出借给学生一些资金渡过难关。他和颜悦色地鼓励道:“一定要坚持下去,刚出校门的学生的确没有很多人脉资源和客户市场,现在才只有几个月而已,你应该要做好一年都签不到一笔单的心理准备才对。”是的,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希望。放弃只是弱者回应生活的态度。没有令他失望,这位学生立刻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心态调整地很好。天不负人,半年之后他签了三笔客户订单,现在那位学生的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而且准备攻读我校的在职研究生。正如该同学说的那样:“没有方院长,就没有我的现在。”这是目前为止我听过的学生给教师的最高评价,由此足以可见方院长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形象。
硕果累累谱华章 悉心沉稳铸成就
令人惊羡的是,方院长办公室的书柜里有一层几乎整齐地排满了证书,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获得过多少荣誉。林林总总的各式奖励鲜艳醒目,这正是他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赞誉和奖项总是留给那些踏实沉稳的人。
方院长积极参加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现已成为学科方向的主要负责人,取得了不少成果。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主持省级以上项目4项,在研主持省级课题3项:省教育厅重点1项、国家公益性项目子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副主持省级课题2项。近年来,他以农林产品营销与物流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相关课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经济问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经济地理》、《林业经济》、《中国流通经济》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ISTP、EI收录14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3篇,有2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核心以上期刊论文总计35篇,出版专著3部。
方教授不仅在学科建设和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在教学方面也是成绩卓著。他曾获得单位教学讲课比赛的第一名,多次讲授公开课和示范课,近年来本科课程全部都是考试改革的试点,指导的本科论文多次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奖项两项,指导的研究生多次立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其中立项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两项。
目前为止,方院长共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级个人奖励24项:200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2009年和2010年作为主要参与人,两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和2011年指导的大学生挑战杯项目2次获得省级三等奖、2011年被遴选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老师,先后被评为科研先进、研究生工作先进等多项荣誉称号,除此之外还有十余项集体奖励。
其中,让方院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颁发的高校青年教师奖。我国国家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有该奖项的通知及链接,评判规则非常公正,而且参选者一般是无法获知评选流程和评判者信息的。据悉,虽然每年都会上报教师名额,但至今为止只有四位老师获得该奖,而我校文科类专业的教师中仅方院长一人荣获该奖项。毋庸置疑,方教授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给他的辛勤付出作以公正评价的一面镜子。
在负责许多学院管理、学科建设以及教务工作的同时,方院长还有多重身份,他担任了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是湖南省企业管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还兼任了许多学术兼职: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湖南省市场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湖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对于学术方面的热忱和喜好,一方面当然也是出于他的学术资质底蕴深厚,在完成众多事务的前提下,仍能够处理各项学术问题,参与学术讨论,出席参加各项会议。方院长拥有如此超群的博学多识和社交阅历,却保持着谦卑恭谨的态度,着实令人钦佩不已。
学院建设展宏图 寄语吾辈满憧憬
谈及我们学院的发展建设,方院长神采飞扬,目光柔和而坚定,一副信心十足的神情,“虽然跟211、985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我校商学院在五所省属院校里是属于中等偏上的,宏观上的目标是要把我们学院建成省内一流的,同时要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塑造为一个强势学院。”面对重任我们学院还是有许多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的,目前我们学院的学科建设面临着突破工商管理一级博士点的任务,要加强科研建设力度。努力发展我们学院的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会计专业虽然目前规模庞大,但是还需要把专业做大做强。硕士点面临着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的申报,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MBA的申报等等,这些都是学院建设过程中的规划与任务。
他对于目前学院的发展现状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希望提高教师中的博士比例,引进人才;希望能够扩充当下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增加其专业实践经验,使教学过程更加多维度多样化。作为行政人员,他充分为广大教职工着想,考虑周全合理安排。他幽默地说道:“学院就像一个生产队,我们与教师并非上下级的关系,应该树立为大家服务的思想认识,这样学院才能够运转正常,工作效率才会提高,大家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够被调动起来。”
在教育界从业这么多年以来,他认为培养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显然本科阶段的我们无法享受到此级别的待遇,人数众多而无法实现这种构想,对于研究生他则尽力去了解并熟悉每个学生,以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学习建议和实习计划。作为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便是学习,他认为学习具有阶段性和反复性,要让一个人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哲学是所有科学的科学,所以在学习中要贯穿哲学思想,而且哲学有助于人们调节心理状态,对学习大有裨益。
针对现阶段有目共睹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方院长非常希望我们能够认清实际,着重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并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我,学会因地制宜,懂得适者生存,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原因。
六月毕业季已送走了大四的学生,九月迎新季将到来大一的新生。方院长给我们的寄语亦是言辞恳切,每一个走进大学校园的人,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四年的重要性。在人的一生中,学生生涯有16-20年之久,然而大学4年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毕业时我们都要面临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型,不得不做出在社会上安定下来的规划,所以它决定了同学们以后人生发展的高度。作为学生,我们更要对自己负责,不仅是为了回报他人的期盼目光,也是为了自己的灿烂明天。
每一个人都在谱写自己生命的序曲,只是有些人选择了不屑一顾草草截稿,而有些人却认真地一笔一划,这是一种负责的人生态度,无论待人待事方院长都是认真而热忱的,一时一事容易,但是一直坚持秉承着如此执着坚定的精神原则,令人钦佩。光阴短暂稍纵即逝,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辛勤耕耘着并且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