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走低碳之路已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各国纷纷举起低碳经济的大旗,低碳经济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最新国际游戏规则。2009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表明了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2009年11月26日我国正式对外宣布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正式承诺。
实现我国既定的减排目标是艰难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和重要作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演讲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这对林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加大投入,大力植树造林,依靠森林面积扩大是实现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却面临可用林业用地面积日趋减少、利用难度日趋增加的局面。因此,通过林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改善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生产力,成为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手段;加强森林灾害预防和防治,控制乱砍滥伐,减少毁林,保护碳贮存,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方面;以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发展生物能源,促进碳替代,是实现减排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对林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引发一系列的围绕林业低碳技术所激化的知识产权竞争和技术创新所增加的政策变量。同时,林业经营过程自身也必须遵循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基本特征,要求在技术、管理、制度方面的全面创新,在实现低碳林业的基础上完成国家增加森林碳汇、保护碳贮存、促进碳替代的重大任务。
因此,研究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林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为此,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拟于2010年11月份在广西举办第五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围绕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创新与管理,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并归集成册正式出版,推广最新研究成果,所有被采用的论文均被中国知网CNKI收录,可以在CNKI检索。
尊敬的专家、学者,您是低碳经济研究的重要智库成员,诚挚邀请您撰写低碳经济与林业技术创新管理方面的论文,欢迎赐稿。并请您联系、组织周围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论文格式见附件。
截稿日期:2010年9月30日。
来稿请投到:tmhbjfu@163.com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2010.7.1
附件:论文格式:
论文一律采用A4纸
中文题目小二黑,不超过20个字
作者1,作者2 …四号楷体,多个作者用逗号间隔,若通讯地址不同,用“1,2…”等上标标识
(1.单位;2.单位 …)作者单位要具体到院系或部门,小五号宋体,多位作者用分号隔开
摘要: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小五号宋体,以“;”间隔;关键词个数为3~8个
中图分类号:查中图分类号手册,也可由编辑部代查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22 小五号
英文题目新罗马五号字体、加粗,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专用名词除外)
Author1,Author2… 五号新罗马字体
(1. School or Department,University,City,Province,××××××[邮编],P. R. China;
2.……五号新罗马字体,要与中文单位对应 )
(例如: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00083, P.R.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Key Laboratory of Tre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91, P. R. China. )
Abstract:五号新罗马字体
Key words:五号新罗马字体,以“;”间隔,均小写(专用名词除外)
正文:
一级标题四号仿宋字体,以一、二、…排序;前言部分无标题
二级标题五号黑体,以(一)(二)…排序
三级标题五号楷体,以1.,2.,…排序
正文文字五号宋体,通栏排列,左、右页边距2cm
图:图名和图例放在图的正下方
表:采用三线表,表名放在表的正上方
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
[1] 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1):17-19.
[2]贾治邦。论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大作用[EB/OL]。国家林业局网站,http://www.forestry.gov.cn/distribution/2007/10/12/ldzq_1000-2007-10-12-728.html,2007-10-12
第三作者:……
……